10月20日,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,金融科技分论坛由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主办,该论坛是国内少有由金融行业最高监管部门组织的行业会议,规格之高,素有行业及监管风向标的价值。
伴随今年金融科技行业一系列监管大事和最新动态,“赋能”、“风控”等关键词在与会从业者和国内外专家的讨论中被画了重点。
度小满金融CEO朱光表示:“互联网金融经历了这几年的发展,快速增长的同时,也聚集了一定的风险。过去的实践已经证明,金融科技必须回归金融的本质。先去解决风险问题,再去解决效率问题。”
这是“风控优于效率”首次在金融科技行业提出。
金融科技的本质是什么?
在论坛中,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:“科技本身是中性的,用在何处、如何使用完全取决于人。没有系统完备的制度安排,产品创新就可能走向偏航。”
在朱光看来,“过去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聚集一些风险,主要是因为强调效率的提升,忽视了风险的管理,把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顺序搞反了。”
实际上,2019年必将在金融科技发展史上留下重要一笔,一系列关于金融科技行业的规范开始进一步加强,驱动金融科技行业回归金融业本质。
8月份,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《金融科技(FinTech)发展规划(2019-2021年)》,成为金融科技行业首个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,对金融科技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,也重申了对金融科技行业的定义,即“金融科技属于金融创新业务,也应遵循金融业监管范畴。”
早在7月份,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即曾透露,将开展金融科技应用的试点,推出中国版的监管沙盒,很重要的特征是,“把风险控制摆在了重要的领域”。10月份,北京、湖南等地监管部门不约而同推出规范金融科技公司发展的相关办法,还有媒体报道,《个人金融信息(数据)保护试行办法(初稿)》目前正在征求意见中。
一边是肯定,一边是规范,这些对于从业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行业之急
作为一线从业者,朱光所言,也正代表了行业所需。
4G时代是移动互联技术与大数据、云计算的迅猛发展,以P2P爆发为代表我国互联网金融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野蛮生长时代,金融科技甚至这一名词一度被滥用,正是最近四年的监管整顿出清,当前金融科技行业才逐步回归本源。
金融科技行业在规范发展的前提下,还应担起其应有的重任。
经济下行,难有独善其身者。在传统金融领域,新的风险还在集聚。由于“共债”风险暴露,叠加宏观经济下行,银行业近年来倾力发展的信用卡业务,再现不良率抬头,今年中报显示,一些大型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已经超过2%。在资产质量方面,普华永道今年中期的银行业报告显示,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、逾期贷款、关注类贷款的金额仍在持续增加,尤其是城商行,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。
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,旧时代正在过去,风险仍未出清,P2P平台停业及问题平台涉及累计贷款余额已经超过2000亿元。整体看来,宏观经济承压,金融应该对实体经济发挥更大作用。
虽然助力小微贷款在各大传统金融机构一直是重点任务,但由于历史旧账沉积和放贷机制,中小微企业站在大型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门前,依然是一贷难求。金融科技创新是最近几年,真正为小微企业打开贷款大门的“试验田”。度小满金融等一批企业的个人金融信贷以支持小微企业、两栖青年创业、再教育等方式,成为社会生产力再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据介绍,度小满金融自创立之初开始,就基于百度人工智能的优势,围绕风险管理进行金科能力的布局。在2015年底,度小满的前身——百度金融服务事业群组刚成立时,就将“风险管理”放在战略高度。朱光一直在多个场合强调风控的重要性。在2018年乌镇互联网大会上,朱光就表示,“将通过技术手段,防止过度消费、过度负债,降低金融风险”。
事实上,虽然监管部门一直在强调中小银行的自主风控能力,中小银行面临互联网化和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,但大量的中小银行,存在自身的数据体量小、数据质量差、可用性不强等“症结”,还没有办法独立建立自己的大数据风控系统。在传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中,与外部合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仍是现实选择,度小满等金融科技公司对自身“赋能者”角色定位清晰,以技术输出、战略合作等形式,正成为这些传统金融机构风控能力的有益补充。
在乌镇大会上,社科院学部委员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也表示,“现在广大的金融机构,特别是中小银行想搞金融科技,是搞不了金融科技的。金融科技是需要投资的,人才、设备等等。但是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科技公司,现在这些科技公司正在通过市场和金融机构相结合。”
智能风控实践先行
著名的反脆弱理论指出,脆弱的反义词不是坚韧,“有些事情能从冲击中受益,当暴露在波动性、随机性、混乱和压力、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,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。 反脆弱性比坚韧性更为强大。”该理论中,金融领域的银行业、负债业务都属于脆弱类,而随机自由探索的科学技术则属于典型的反脆弱类。
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应用正是这一类“反脆弱技术”,对于传统金融业务,尤其是负债管理、风险管理具有天然优势。
朱光在论坛上介绍,目前,度小满已经形成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全链路金融科技布局,包括信用风险管理、操作性风险管理和宏观风险预警。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,让风险管理贯穿获客、准入、贷中管理、贷后管理等全业务流程。例如,在获客方面,可以通过技术识别有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优质客户;贷中管理方面,实时监测客户状态变化,调整风险敞口;贷后管理上,基于风险预测进行差异化的贷后管理。
在宏观风险预警方面,可以针对不同的行业、区域进行监控,并针对多头共债风险进行预警。同时,度小满还推动RPA(机器人流程自动化)深入到业务流程重要环节,如信审、客服、催收等,降低合作伙伴操作性风险。
在朱光看来,“有效的风险管理已经成为智能金融服务的前提。”目前,在金融科技领域,度小满金融已经和超过600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,与农业银行合作金融大脑,与招商银行、光大银行在金科平台-磐石上达成合作。在消费信贷方面,与数十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合作,累计发放贷款超过5000亿元。
有一些不为外界所知的具体风控事件,人工智能等技术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
2018年中发生了P2P集中爆雷,度小满金融通过早期多头预警指标快速侦测到这一异常风险点,并通过百度大数据迅速描绘出人群画像特征,随即收紧重点客群的准入规则与额度策略,风险水平随之快速恢复正常。
走出中国优势
更深层看,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传统风控的根本思路上发生着影响。
一是告别了传统人工风控的经验,从行为到数据,再从数据到模型,用模型对个体需求进行批量审核。二是推动服务意识从被动到主动,数据支持下的人工智能对需求进行及时甚至提前响应,真正做到有需既有服务。三是从单打独斗变为广泛合作,这体现在技术公司与金融机构的合作,以及实体产业与金融行业的深度合作之中,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做到百业互通。
从金融风控的内核看,重视风险管理,还应体现在对真实性的坚持,从场景中来,到场景中去,这是金融业务合规发展的要求,也是科技自身所带来的效应。
大型互联网平台为依托的金融科技企业,以海量数据为基础,以人工智能辅助风险控制,创新场景,是对需求最贴切和最真实性的坚持和反馈,也在成为新智能风控的核心特征之一,坚持真实的场景服务,重视数据的真实和信息安全,从而保证风控模型的准确度和安全性。
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,金融科技行业也已经引领全球市场。积累越多的真实市场数据和经验,就越能帮助中国的人工智能风控系统自动学习,反脆弱能力进一步加强。在这个正向循环过程中,金融科技企业以智能技术为先领在与传统金融业的深度融合过程中,有可能走出新的中国优势。